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卓越 >> 师生作品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来源:本站

  • 发布时间:2023-09-21 08:20:12

  • 点击量:1013

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高三A部 教师原创 李国芳

 

一、学校教育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则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基本的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有力保障。在我国,人们更多注重的是学校教育,认为孩子是否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全部取决于学识,其实不然,孩子是否能优秀到底,更多的在于其所受家庭教育如何。

父母的思想高度决定孩子的人生宽度,而不在于知识的多少。思想优秀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人格独立的淑质英才(此处并非指责父母,只是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时常告诉我的学生,此刻你学到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思想的成熟、内心的成长,这将直接影响你的认知、判断、选择、眼界、成就等等,影响你对下一代的教育,甚至是对下下一代的教育。这就和童话故事里的三只小猪盖房子一样,你需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要什么样的结果,为此需要付出什么程度的努力才能达成目的。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图片133333.png

二、实例探究

教学三年,时常有困惑的孩子来寻求老师的帮助,这些困惑包含方方面面,学习、生活,甚至是人际交往问题。孩子们枝丫横生,谈恋爱、抽烟、厌学、无礼、小团体等屡见不鲜,这些或多或少都与家庭教育分不开。

高一那年,一个小姑娘,突然说家里不让上学了,当时我和同事们都很震惊,想着都21世纪了,还有不让孩子上学的。后来了解到,这个学生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父母完全不管老人孩子,老人需要养着家里的多个孩子,就觉得投入这么多培养个专科生不值得,不如回家找个好婆家嫁人。当时,那个姑娘只有十六七岁。

还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当然,父母离异并不应该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阻碍,这主要取决于事实监护人对孩子的主观性思想“渗透”),和老人一起生活。一次课上讲到父母离异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时,她眼含泪花,欲言又止。下课后她追上我,双唇未启,便已泣不成声,抽噎着反反复复说着,父母从来没有给过生活费,那个孩子是不是和她一样可怜。

这两名学生有着相似的性格:敏感、自卑、情绪丰富、过度自尊;当然,伴随着的也是成绩的不理想。足以见得,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同样,一些健全家庭中的孩子性格乖张,成绩同样不理想,这也与家庭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图片144444.png

三、严于律己好家风,宽爱以教任翱翔

实际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关系越是亲密,对彼此的影响越大。在孩子们的性格养成上,影响他们最大的、也是最直接影响他们的便是父母(或是其他事实监护人)。我国有“子不教父之过”或是“上梁不正,下梁歪”等“文化教育传承”,这就是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大作用。孩子从出生开始,一言一行都“受制”于父母或其他重要家庭成员,我们无意中的语言、行为在经年累月中都会给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于孩子的某一部分性格可以看做是家长的直接“授予”——这就是典型的“啥大人啥孩子”。然而很多家长并不注重孩子的家庭教育,一心认为给予孩子好的知识教育就是最好的(包括各种兴趣班),便能够使孩子迈上成材的道路,即使无法成材,也只是孩子天资不够,与家长无关,更与家庭无关。平常人家出现一个小天才,便归结为基因,若是没有,也归结为基因,而完全忽略了家庭的影响。

许多家庭将教育重心放在了学校教育上,长期以往丧失了与孩子有效交流的能力。但是,学校教育施行的是一对多的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授予,这是一种知识信息传递—接受—运用的过程,所有的教授都统一化,课程统一、步调统一、模式统一、时间也统一,并不能产生家庭教育中“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教育影响。但是,在如此高度统一的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将知识接收并消化得很好,而有的孩子却从始至终落一大截?有的孩子即使落后,也依旧在拼命追赶,有的孩子却破罐子破摔,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如果说孩子的这些行为全部由家庭教育买单,那也是不公平、不负责任的,孩子自己也需要负一部分责任,但归根结底,这都是他们身边最亲密的人给他们的思想指导或影响带来的后行为表现,这些深层次的“多对一”的家庭影响,是学校教育无法完全干预的,也干预不了(班级人数太多,学校资源有限);相对于笼统、宏观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单刀直入、一针见血。毕竟,家庭成员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参考由家庭影响造成的抑郁症)。

所以说,如果想要培养优秀的孩子,父母自身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尤其是要保持自身的思想成长,切忌“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没有思想进步的父母,何来优秀的孩子?即使孩子意外地优秀,那也是他/她自身努力的结果,和父母关系不大。“优秀”的父母大多拥有优秀的孩子,“不优秀”的父母想要孩子优秀也十分困难。

 图片15555.png